O2O一直是GMIC北京会议期间谈论的主要流行语之一,GMIC北京会议是中国领先的移动活动,有2万名与会者,是所有中国科技巨头宣布其创新的平台。
有人称之为“我们行业最愚蠢的缩写”(亚洲科技),另一个称之为“万亿美元机遇”(Techcrunch)。
如果说o2o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国如此引人注目,那也是因为在那里,技术和对便利的追求使它成为一个大现象,并在当地取得了成功。
对于一个简单的定义,人们可能会说o2o是任何能让人们在现实世界的商店中离线购物的数字产品。西方著名的o2o初创公司包括Groupon、OpenTable、Uber等。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电子商务在全球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仍然很小,从美国、英国、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1%到15%。
二维码是线上线下互动的自然链接,一些技术趋势解释了o2o概念在中国的兴起。
第一个问题是,手机、移动互联网,甚至更强大的移动互联网上连接的人数之多。在中国5.55亿移动用户中,已有1.62亿用户使用4G,预计到2015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2.5亿。
技术也很重要。如果西方的早期用户热衷于模拟二维码,那么中国人——以及嵌入在中国最大的信息应用程序微信(WeChat)中的二维码扫描器——就会大量使用它们。从2013年10月起,一个旧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月内扫描量超过1.13亿次(格言)。
在GMIC北京,60-70%的中国参与者都是通过在微信上扫描二维码来获取他们的联系信息的,微信可以将他们作为朋友直接连接到信息应用程序中。
QR码最近在中国得到了新的验证,因为阿里巴巴投资了Visualead(WSJ),这家以色列初创企业提供定制QR码,扫描速度提高了4倍。根据他们的说法,对于这个特定的频道,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多了2年——通常是被西方的早期用户所回避的。
基于语音和即时消息的应用程序,以增加信任、选择和交易完成
基于语音的应用程序是另一项功能,可以在离线购买之前提高在线信任和服务水平。
荣联云通讯就是这样一家软件提供商,他们与多个行业合作。例如,他们基于语音的平台帮助医生与患者进行首次预售聊天,增加了交易的信任度和潜在成交额。
另一个行业是汽车零售商,他们为潜在客户提供私人聊天,以便更接近交易,而不是纯粹的基于屏幕的互动。
这项服务目前有6000名客户,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
移动支付:O2O在中国成功实施的最后一英里
因此,移动支付是这一o2o火箭的第三个也是终极水平。
在中国,美国银行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在实现移动支付(通过非用户友好的流程和交易削减)方面进展相当缓慢,而在中国,该行业一直由电子商务参与者引领。
因此,从社交商务到信息应用,人们已经建立了更具创新性的支付方式(你可以在微信上向任何人免费汇款,而在美国任何地方,用手机支付一个甜甜圈仍然很痛苦)。网上支付也没有降价。
街角便利:O2O导航中国城市
除了纯技术,随着本地移动商务的兴起,这也是一个方便的问题。在拥挤的城市里,你很乐意花几个小时买些基本的东西。
像Dmall这样的初创公司提供了一项非常聪明的o2o服务,他们在库存仓库附近的超市转了一圈,你可以通过手机浏览,订购,然后在方圆2公里的地方1小时内送货。
Dmall虽然仍在一个城市(北京)进行测试,但已经获得了1亿美元的资金,创下了种子基金的纪录。
最大的婴儿用品全渠道零售商乐友(Leyou)也利用扫描功能,让妈妈和家长获得更多有关商店产品的信息。
通过扫描条形码,他们可以看到产品的可追溯性,再次,购买信心。
传统品牌也会在o2o上碰碰运气,其中之一就是戴姆勒(Daimler),该公司在深圳的腾讯总部(Tencent)附近进行了汽车租赁和汽车共享项目的试验。用户可以浏览他们想租哪辆车或卡车的应用程序,然后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解锁。
O2O清单:设计,设计,再设计
考虑到所有这些例子,以及中国移动用户的增长,很明显,本土企业在o2o领域的领先地位将继续保持下去。